今年暑假期間,一部名為《晚安•夏》的中學生原創電影在我校開機了。這部片長90分鐘的電影是河南省首部純中學生自編、自導、自演的電影。
拍攝這部電影的中學生全部來自我校社團聯合會“河南師大附中影視制作俱樂部”。全劇組成員都是來自我校高中部的學生。
2011年5月1日,河南師大附中“我愛電影”俱樂部第一屆一次會議圓滿落幕,宣告該俱樂部的正式成立,標志著河南省首個純中學生民間影視制作團體的成立,獲得了師大附中、央視科幻劇《快樂星球》的劇組人員及地方電視臺的大力支持。俱樂部以“低成本拍攝中學生自己的電影,成就電影夢想”為目的,旨在組織有表演愛好及其他影視技能的同學,在溝通、實踐中交流切磋,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,學習專業的知識技能,培養學生的自主性、公益性、創新性。
俱樂部首部作品《晚安•夏》自2011年4月開始籌備,總制片人為俱樂部社長,我校高二1班學生方錦濤,經過三個多月的劇本創作及修定,最終與今年7月份定稿。全劇以友誼為主線,講述了8名高中生的學習生活故事。其中包含有青春期的孩子面臨家庭變故、早戀、意外甚至死亡等生活元素。在修定過程中,劇組在我校、河南師范大學及新鄉市新瑪特影院進行了問卷調查,為劇本創作提供了大量重要的資料。
2011年6月至7月,劇組在全校范圍內招募工作人員及演員,并于7月9日進行了主要演員的公開面試工作。經過多次模擬拍攝、影片觀摩后,經全組工作人員共同商定后,選出8名高中生擔任本片的主要演員。
于此同時,劇組與學校簽署了一系列合同于相關證明文件,校方表示對此事將給予大力支持,指派專業老師進行指導,并與暑期將校園無償借給劇組進行影片制作使用。
2011年7月16日,經過近4個月的精心籌備,終于迎來了劇組的開機之日。屆時,《晚安•夏》正式進入了緊張的拍攝階段。
90場戲,20天,時間緊、任務重,為此,劇組人員付出了艱苦的努力。因為全部主創人員并無表演經驗,所以不得不一遍一遍的反復拍攝,直到效果滿意為止。經常從早上八點一直拍到深夜十二點,一日三餐也沒有保障,兩天吃一頓飯的事也時有發生。“有時回到家累的倒頭就睡,根本想不到吃飯。”攝影師朱麟說到,劇組大部分人員都是獨生子女,以前從沒接觸過這樣高強度的工作,所以初期的時候大家都有些吃不消,但劇組沒有人叫苦叫累,都努力的做到各盡其職,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,狀態也很好,都為了自己的夢想默默地努力著。
劇組的生活有苦亦有甜。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拍戲,所以大家都感到很新鮮。平時在電視上看到專業的電影劇組在拍戲之余,在片場發生的各種趣事,沒想到自己也通過這次鍛煉,經歷了一次拍電影的快樂。忘詞、搶詞、錯詞,笑場的情況就像家常便飯。有時拍情感戲的時候,本來情緒正悲痛欲絕的時候,哭到一半竟“撲哧”一聲便笑場了,又得重來一遍。有時演員情緒不到位,哭不出來的時候,什么眼藥水、葡萄汁啊亂往眼睛里擠。拍戲間隙,大家放松的同時,一些劇本的口頭禪也被帶入了演員們的生活中去,什么“我勒個去”、“HOLD住”、“這都被你發現了”等等,使原本緊張的片場氣氛一下子活躍了很多。
8月31日,經過兩期共20天的拍攝,《晚安•夏》順利殺青了。拍攝結束后,大家就像漫漫長征最終勝利一般,感到異常的輕松。影片拍攝過程中,受到社會各界的幫助,如人民公園管理處、中國移動公司新鄉分公司、蘇州龍躍鋰動車輛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、新鄉薪水公司、新鄉電視臺、淇縣電視臺、多喜美餐館等地。還有一些同學積極熱情為劇組服務,把自己的家借給劇組作為拍攝場地,很多家長也非常支持我們的拍攝,義務的為我們的拍攝做群眾演員,可以說沒有他們的支持,劇組也不會按時結束拍攝工作。
《晚安•夏》已進入最后的剪輯工作,預計10月中下旬將全部完成。屆時將在我校教工禮堂召開盛大的首映禮,邀請各界人士蒞臨現場。同時該事跡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,《平原晚報》、《東方今報》、《大河報》的記者,新鄉電視臺《大民生》、《溝通》、《直播新鄉》等欄目組對該事進行了采訪報道。
“我們希望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同齡人,在看了《晚安•夏》后,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影子,引起自己對青春的記憶和共鳴。”劇組人員接受采訪時說,“希望大家能感受到我們這些90后的思想變化和生活方式,證明我們是充滿理想、充滿自信、充滿激情的90后,能夠憑自己的創造力改變生活。”